垂帘听政是始于西汉还是北魏?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3 07:32:20
垂帘听政是始于西汉还是北魏?

垂帘听政是始于西汉还是北魏?
垂帘听政是始于西汉还是北魏?

垂帘听政是始于西汉还是北魏?
“垂帘听政”的制度,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旧战国时期. 战国时期国王去世后,如果继位皇帝年纪幼小,可以由小国王的母亲辅政.但是根据宫廷的规定,朝中官员不得直接观看和接触皇太后,所以辅政的皇太后一般坐在皇帝理政厅堂侧面的房间里,在房间和厅堂之间挂一帘子,听官员们与皇帝谈论政务.于是,这种由母亲帮助皇帝辅政的制度,就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垂帘听政”. 最早的“垂帘听政”,要数战国时期的赵太后.赵太后听从触龙的讽谏,把幼子长安君送到齐国做人质,求得齐军帮助,解了赵国之危. 唐朝时,著名的女皇武则天在称帝前,也曾搞过垂帘听政. 宋朝有两个垂帘听政者.一个是北宋的高太后.她是宋英宗的皇后.英宗死后,宋神宗即位仅一年就死了,由年仅10岁的宋哲宗上台.高太后“受英之托”,以太皇后(皇帝祖母)的身份听政.另一个是南宋的谢太后.咸淳十年(1274),宋恭宗即位时尊她为太皇太后,垂帘听政. 北宋时期的辽国萧太后,在其子辽圣宗即位时,也是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其间与宋真宗订立了有名的“澶渊之盟”. 简称“垂帘”.皇后、皇太后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因在宝座前设帘遮蔽,故称.归政叫“撒帘”.历史上的“垂帘听政”多因嗣君年幼.《旧唐书·高宗纪》:“自诛上官仪后,上每视朝,天后垂帘于御座后,政事大小,皆预闻之,内外称为二圣.”《宋史·礼志二十》:“乾兴元年,真宗即位,辅臣请与皇太后权同听政.礼院议:自四月内东门小殿垂帘,两府合班起居,以次奏事,非时召学士亦许至小殿.”又“徽宗即位,皇太后权同听政.三省、枢密院聚议……曾布曰:‘今上长君,岂可垂帘听政?请如嘉佑故事.’”又《后妃传下哲宗昭慈圣献高皇后》:“帝闻事急,诏禅位元子,太后垂帘听政……朱胜非等诱以复辟,命王世修草状进呈.太后喜曰:‘吾责塞矣.’乃以手札趣帝还宫,即欲撒帘.帝令胜非请太后一出御殿,乃命撒帘.是日,上皇太后尊号.”《元史·后妃传·定宗钦淑皇后》:“定宗崩,后抱子失列门垂帘听政者六月.”《清史稿·后妃传·孝钦显皇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乙酉朔,上奉两太后御养心殿,垂帘听政.” 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去世,慈禧太后6岁的独子载淳嗣位,临终前咸丰任命载垣等八大臣辅政.鉴于康熙初年曾出现辅政大臣鳌拜专权的先例,咸丰帝使用对辅政大臣牵制之策,即把他的“同道堂”、“御赏”玺,分别赐予载淳及皇太后钮祜禄氏,以二玺代替朱笔.辅政大臣所拟上谕,必须加盖这两方印章才能奏效. 当时载淳年幼,“同道堂”印就落在生母慈禧皇太后手中,这为素有政治权欲的慈禧临朝预政提供了契机.她拉拢慈安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欣,于咸丰帝死后不久发动了辛酉政变,将辅政大臣斩首抄家,解职戍边,彻底肃清了她的政敌集团. 载淳举行了象征式的登极典礼,两宫皇太后就立即以皇帝的名义发出上谕,令大臣汇编以往各代皇太后临朝预政事迹,并美其名为《治平宝鉴》,作为一本垂帘听政的历史依据.于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她们携载淳到养心殿东暖阁,正式垂帘听政,设两太后宝座在皇帝宝座之后,中间以八扇黄屏风隔开.为使此举更具合法性,恭亲王等人还制定了《垂帘章程》.至1873年(同治十二年),载淳成年后,两宫皇太后被迫撤帘归政. 但同治帝亲政不及两年,就因病而死.因无子嗣位,慈禧再次玩弄政治手段,精心设计择立同治帝年幼的叔伯兄弟载湉继位,使两宫皇太后二次垂帘终又得逞. 至1881年(光绪七年)慈安皇太后暴死,只剩慈禧一人垂帘听政.光绪帝成年亲政后,支持戊戌变法,尝试以康有为等人为首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一次改良运动,目标为改变清朝祖制成法,因而遭慈禧等顽固派的忌恨.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人发动戊戌政变,企图乘光绪皇帝到天津阅兵时举行政变,以废黜光绪帝.光绪帝得知后,曾拉拢新建陆军首领袁世凯救护光绪帝,结果却被袁世凯出卖.光绪帝被幽禁于中南海瀛台,慈禧太后随即杀害策划维新变法的“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并通缉康有为和梁启超,罢免维新官员,戊戌变法彻底失败.解除了光绪帝的皇权后,慈禧再次临朝10年,称为“慈恩训政”,直至去世为止.慈禧通过垂帘听政之途,操纵同治、光绪两朝皇帝,掌握清朝朝政达48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