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风病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2 07:45:00
麻风病是什么

麻风病是什么
麻风病是什么

麻风病是什么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病变在皮肤和周围神经.临床表现为麻木性皮肤损害,神经粗大,严重者甚至肢端残废.本病在世界上流行甚广,我国则流行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以及青海等省、自治区.建国后由于积极防治,本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发病率显著下降.
病因
病原菌是麻风杆菌.离体后的麻风杆菌,在夏季日光照射2~3小时即丧失其繁殖力,在60℃处理一小时或紫外线照射两小时,可丧失其活力.一般应用煮沸、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等处理即可杀死.
麻风病人是麻风杆菌的天然宿主.麻风杆菌在病人体内分布比较广泛,主要见于皮肤、黏膜、周围神经、淋巴结、肝脾等网
状内皮系统某些细胞内.在皮肤主要分布于神经末梢、巨噬细胞、平滑肌、毛带及血管壁等处.在黏膜甚为常见.此外骨髓、睾丸、肾上腺、眼前半部等处也是麻风
杆菌容易侵犯和存在的部位,周围血液及横纹肌中也能发现少量的麻风杆菌.麻风杆菌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和黏膜排出体外,其他在乳汁、泪液、精液及阴道分泌物
中,也有麻风杆菌,但菌量很少.
麻风病的传染源是未经治疗的麻风病人,其中多菌型患者皮肤黏膜含有大量麻风杆菌,是最重要的传染源.传染方式主要是直接接触传染,其次是间接接触传染.
1.直接接触传染
通过含有麻风杆菌的皮肤或黏膜损害与有破损的健康人皮肤或黏膜的接触所致,接触的密切程度与感染发病有关,这是传统认为麻风传播的重要方式.目前认为带菌者咳嗽和喷嚏时的飞沫和悬滴通过健康人的上呼吸道黏膜进入人体,是麻风杆菌传播的主要途径.
2.间接接触传染
这种方式是健康者与传染性麻风患者经过一定的传播媒介而受到传染.例如接触传染患者用过的衣物、被褥、手巾、食具等.间接接触传染的可能性很小. 
必须指出,机体的抵抗力无疑是在传染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麻风杆菌进入人体后是否发病以及发病后的过程和表现,
主要取决于被感染者的抵抗力、也就是机体的免疫状态.近年来不少人认为,麻风病也和其他许多传染病一样,存在有亚临床感染,绝大多数接触者在感染后建立了
对麻风菌特异性免疫力,以亚临床感染的方式而终止感染.
2临床表现

风杆菌侵入机体后,一般认为潜伏期平均为2~5年,短者数月,长者超过十年.在典型症状开始之前,有的往往有全身不适,肌肉和关节酸痛,四肢感觉异常等全
身前躯症状.免疫力较强者,向结核样型麻风一端发展,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者,向瘤型一端发展.现根据五级分类法,对各型麻风症状特点分述:
1.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病人的免疫力较强,麻风杆菌被局限于皮肤和神经.皮肤损害有斑疹和斑块,数目常一、二块,边缘整齐、清楚、有浅
感觉障碍,分布不对称,损害处毳毛脱落,为很重要的特征.斑疹颜色有浅色和淡红色,表面常无鳞屑.斑块的颜色常为暗红色,轮廓清楚,损害的附近可摸到粗大
的皮神经.有时损害附近的淋巴结也变大.头发,眉毛一般不脱落好发于四肢、面部、臀部,除头皮,腹股沟,腋窝外,其他部位均可出现.
本型的周围神经受累后,神经杆变粗大呈梭状、结节状或串珠状,质硬有触痛,多为单侧性,严重时因发生迟发型超敏反应
可形成脓疡或瘘管.部分病人中人神经症状而无皮肤损害,称为纯神经炎.临床上表现神经粗大,相应部位的皮肤感觉障碍和肌无力.神经受累严重时,神经营养、
运动等功能发生障碍,则出现大小鱼际肌和骨间肌萎缩,形成“爪手”、“猿手”、“垂腕”、“溃疡”、“兔眼”、“指(趾)骨吸收”等多种表现.畸形发生比
较早.本型查菌一般为阴性.麻风菌素实验晚期反应为阳性.
2.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
本型发生与结核样型相似,为斑疹和斑块,颜色淡红、紫红或褐黄,部分边界整齐清楚,有的斑块中央出现“空白区”或
“打洞区”,形成内外边缘都清楚的环状损害,洞区以内的皮肤似乎正常.损害表面大多光滑,有的上附少许鳞屑.损害数目多发,大小不一,有的散在,以躯干、
四肢、面部为多,分布较广泛,但不对称.除面部外,一般皮损浅感觉障碍明显,但较TT轻而稍迟.除非局部有皮损,头发、眉睫一般不脱落.神经受累粗大而不
对称,不如TT粗硬而不规则.黏膜、淋巴结、睾丸、眼及内脏受累较少而轻.
本型查菌一般为阳性,细胞密度指数2~3+.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为弱阳性、可疑.细胞免疫功能试验较正常人低下.预后一般较好.“升级反应”可变TT,“降级反应”可变为BB.麻风反应后易致畸形和残废.
3.中间界线类麻风
本型皮损的特点为多形性和多色性.疹型有斑疹、斑块、浸润等.颜色有葡萄酒色、枯黄色、棕黄色、红色、棕褐色等.有
时在一块皮损上呈现两种颜色.边缘部分清楚,部分不清楚.损害的形态有带状、蛇行状或不规则形,若为条片状,则一侧清楚,一侧浸润不清.若为斑块,中央有
“打洞区”,其内环清楚高起,渐向外体面斜,外缘浸润而不清,呈倒碟状外观.有的损害呈红白的环状或多环状,形似靶子或徽章,称为“靶形斑”“徽章样
斑”.有的病人面部皮损呈展翅的蝙蝠状,颜色灰褐,称为“蝙蝠状面孔”.常见一个病人不同部位的皮肤上存在似瘤型和结核样型的损害.有时可见到“卫星状”
损害.有的病人在肘、膝的伸面和髋部可风由结节组成的厚垫状块片.损害表面滑、触之较软.损害数目较多,大小不一,分布广泛,多不对称.神经受损后,轻度
麻木,比结核样型轻,比瘤型重,中度粗大,质较软,较均匀.眉睫稀疏脱落,常不对称.黏膜、淋巴结、眼、睾丸及内脏可以受累.
本型查菌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3~4+.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界于两极型之间.本型最不稳定,“升级反应”向BT发展,“降级反应”向BL发展.
4.界线类偏瘤型麻风
本型皮肤损害有斑疹、丘疹、结节、斑块和弥漫性浸润等.损害大多似瘤型损害,数目较多,形态较小,边界不清,表面光
亮,颜色为红或桔红色.分布较广泛,有对称的倾向.损害内的感觉障碍较轻,出现较迟.有的损害较大,中央呈“打洞区”,内缘清楚,外界浸润模糊.眉、睫、
发可以脱落,常不对称.在晚期,面部的深在性弥漫性浸润也可形成“狮面”.中晚期病人黏膜充血、浸润、肿胀、淋巴结和睾丸肿大有触痛.神经受累倾向多发双
侧性,较均匀一致,触之较软,畸形出现较晚且不完全对称.
本型查菌强阳性,细菌密度指数为4~5+.麻风菌素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缺陷.预后多数演变为LL,也可演变为BB型麻风. 
5.瘤型麻风
本型病人对麻风杆菌缺乏免疫力,麻风杆菌经淋巴、血液散布全身.因此组织器官受侵的范围比较广泛.皮肤损害的特点是
数目多,分布广泛而对称,边缘模糊不清,倾向融合,表面油腻光滑.皮肤的颜色除浅色斑外,大多由红色向红黄色、棕黄色发展.感觉障碍很轻.在较早期就有眉
睫毛稀落的表现,先由眉的外侧开始脱落,以后睫毛也稀落,这是瘤型麻风的一个临床特点.麻风杆菌检查强阳性,皮肤损害有斑疹、浸润、结节及弥漫性损害等.
早期斑状损害分布于全身各状,以面部、胸部、背部多见,颜色淡红色或浅色,边界不清,须在良好的光线下仔细检视,方可辩认.稍晚,除斑损继续增多外,陆续
形成浅在性、弥漫性润和结节.在面部由于浸润弥漫增厚,外观轻度肿胀,眉睫常有脱落.稍晚,斑损融合成大片浸润,或在斑损和弥漫性浸润上出现结节,弥漫性
浸润向深部发展,更增明显而严重.往往遍及全身.在面部弥漫增厚,皮纹加深,鼻唇肥厚,耳垂变大,眉睫脱光,头发稀脱或大片脱落,结节和深在性浸润混融在
一起,眼结膜充血,形成“狮面”样外观.四肢伸侧、肩、背、臀部、阴囊等处有多数大小不等的结节.更晚,由于弥漫性损害部分吸收,并有明显感觉障碍和闭
汗.在小腿,皮肤轻度变硬,光滑发亮,出现鱼鳞样或蛇皮样损害,长久不退,有的头发几乎脱光,可见残发多沿血管存留分布.
神经干虽然受累,但感觉障碍较轻,表现较晚.神经干轻度粗大,对称而软,到晚期也可出现肌肉萎缩、畸形和残废.
鼻黏膜损害出现较早,先充血肿胀,以后随着病情加重,发生结节、浸润和溃疡.严重者可有鼻中隔穿孔,当鼻梁塌陷即见鞍鼻.淋巴结在早期即已受累,轻度肿大,往往不为人们所注意,到中晚期则肿大明显,并有触痛.睾丸受累,先肿大后萎缩,并有触痛,出现乳房肿大等.
眼部受累,可发生结膜炎、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内脏组织器官也同时受累,如肝脾肿大等.
本型查菌强阳性,5~6+.麻风菌素试验晚期反应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显示有明显缺陷.早期治疗,预后良好,畸形较少,晚期可致残废.本型比较稳定,只有极少数在一定条件下可向BL转变.
6.未定类麻风
本类为麻风的早期表现,是原发的,未列入五级分类中,性质不稳定,可自行消退或向其他类型转变,可自愈.皮损单纯,
上有淡红斑或浅色斑,表面平无浸润,不萎缩.毳毛可脱落.皮损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或部分不清楚,分布不对称,皮损可有轻度感觉障碍.一般
无神经损害.毛发一般不脱落.一般不累及内脏.查菌多为阴性.麻风菌素试验可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有的正常或接近正常,有的明显缺陷.麻风
菌素试验阳性,细胞免疫功能试验正常者预后良好.其发展有的可以自愈,有的向其他类型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