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燮《竹石》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9 17:45:19
郑燮《竹石》内容

郑燮《竹石》内容
郑燮《竹石》内容

郑燮《竹石》内容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赏析】
这 是一首是在竹石图上的题画诗,作者咏的是竹石,但已不是对自然界竹石的一般描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作者以物喻人,实写竹子,赞颂的却是人. 诗人屹立的青山,坚硬的岩石为背景而基础,说竹子“咬定青山”,“立根破岩”,“千磨万击”.“坚劲”则正是这个历经风吹雨打的竹子和竹子所象征的人的真 实写照.因此,可以说,诗歌通过歌咏竹石,塑造了一个百折不挠,顶天立地的强者的光辉形象.全诗清新流畅,感情真挚,语言虽然通俗但意义深刻而意味深长.
--------------------------------------------------------------------------------
[习释] 竹子深深咬住青翠山岩,没有一丝一毫放松.
原来这是因为它的根脉,扎在山岩的裂缝中.
历经千万种磨难和打击,依然坚劲挺拔耸立.
任凭东西南北狂风呼啸,它都始终强劲坚定.
[注释] 1.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2. 磨:折磨
3. 坚劲:坚定强劲,坚强有力.坚劲:坚韧不拔.
4. 任:任平.尔,你. 任尔:随你.
5. 破岩:山岩的裂缝处.
[原画] 清代 《题竹石图》[清] 郑燮(郑板桥)画 纸本水墨 纵137 横73.3厘米
[解说]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本诗又名《题竹石画》,是郑燮在一 幅绘有“竹石”的画作之上,有感而题写的. “竹石”画上,质坚苍润的秀石矗立在画中,三株翠竹相伴高挺,枝叶生动飘荡.透出一股洒脱的气概.寓意深远,令人回味.
这首诗一、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诗中用了一个"咬"字,极其有力.充分表达了劲竹的刚毅性格.立根在破岩中,表明了劲竹对生活条件没有过高的要求,显示出它极强的生命力.
三、四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千磨万击"、"东西南北风",指的是无数的磨难,恶劣的环境.面临着如此多的磨难,进一步表现出了不屈不挠的精神.
作者赞美竹石的顽强精神,隐寓了自己的强劲.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 者介绍] 郑燮(音谢)(1693-1765),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今江苏省扬州兴化人.曾任潍县县令,擅长竹、石、兰、蕙,取 法陈淳、徐渭、石涛诸人而自成家法,他的作品质朴泼辣,讽刺权贵,同情百姓.著作有《郑板桥全集》.成为 “扬州八怪” 之一.
[读后感]
郑 板桥这首《竹石》,是配合画的意境而写成的.开头的两句,显然是描写竹根.“咬定”二字,逼真传神,深刻有力,将竹子坚韧顽强的性格,呈现在读者面前.紧 随其后,叙述生长位置的一个“破”字,又准确而生动地表明了竹子所处的环境之险恶与贫困.读完这两句,我已经对生存如此不易的“竹”肃然起敬了.延续下来 的第三、四句诗,又用十分平实的语言,展示了竹子的神采、风貌和旺盛的生命力.经过“千磨万击”的锤炼,筋骨坚硬的翠竹在四面的狂风中,挺拔屹立,坚定不 移.不难想像,在本诗的映衬下,那平面而且静止的《竹石图》,已经栩栩如生,很有立体感,充满生命力了.
诗句和画面互相配合,的确形 成了统一的整体,达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使人浮想联翩.应该说,这首诗是诗人的自我写照.读着这首诗,一个不向恶劣环境屈服, 不被艰难痛苦吓倒,积极进取、刚毅正直的诗人,像“竹”一样站立在读者面前.鼓励人们为了美好的今天,树立“咬定青山”、“立根破岩”的坚定立场.
--------------------------------------------------------------------------------
郑板桥善画竹、兰、石、松、菊等,而以体貌疏朗、风格劲键的兰竹为著称,尤精墨竹. 主张不泥古法,师法自然,“极工 而后能写意”,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阶段论,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熟练的笔墨技巧结合起来.画竹“以草书之中竖长撇法运之”,收 到了“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的艺术效果,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特别强调要表现“真性情”、“真意气”.他笔下的竹挺劲弧直,具有 一种弧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被世人视为他自己的人格写照.画石则骨法用笔,先勾出石的外貌轮廓,再作少许横皴便成,配以兰竹,极为协调统一.其作 品无一雷同,莫不赋予它们性格和生命.在艺术手法上,郑板桥主张“意在笔先”,用墨干淡并兼,笔法疲劲挺拔,布局疏密相间,以少胜多,具有“清癯雅脱”的 意趣.他还重视诗、书、画三者的结合,用诗文点题,将书法题识穿插于画面形象之中,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此幅《竹石图》为郑氏着力 之作,画面上修竹挺立,长短有殊,或作左倾,或作右倾,虽各自独立,却顾盼有情,用笔遒健圆劲,极疏爽飞动之致.竹后巨石耸立,以中锋勾勒,笔致瘦硬秀 拔,皴擦较少,而神韵俱足.竹子用浓笔,石用淡墨,浓淡相映,妙趣横生.总观全局,气势俊迈,风神肃散,有傲然挺立,不可一世之概.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全部展开

竹 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译文】
青竹抱住青山一直都不放松,
原来是把根深深地扎入岩石的缝隙之中。
经历狂风千万次的吹打折磨依旧坚硬如铁,
任凭你地东西南北的狂风。

收起

b

郑燮的《竹石》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

全部展开

郑燮的《竹石》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加油一定会对的】

收起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

全部展开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3. 磨:折磨。坚劲:坚定强劲。
4. 尔:那。这句意思说:随那东南西北风猛刮,也吹不倒它。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隐寓了自己风骨的强劲。“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收起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

全部展开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欠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东封书画史"。徐悲鸿先生赞誉其是“中国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郑燮还曾因民间疾苦,写过一篇墨竹图题诗,写出了民间的疾苦,竹子较细,清脆,不符合常规,个体现了他别具匠心的思想和为百姓着想的品质。该竹与此竹含义基本接近.
竹 石
(清)郑 燮 xiè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g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注词释义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译文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名句赏析
1、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也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2 、竹石,本名陈德忠 1943年生,,笔名竹石、嘉阳生。四川乐山人。198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进修一年。二级编剧。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峨眉戏剧创作联谊会秘书长、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理事、乐山市文联常委、乐山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电视、戏剧及文学创作。其中电视风光片《沫水乡情》1981年获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电视剧《春江归帆》1987年获第一届西南优秀电视单本剧三等奖;电视片《雷电诗魂火凤凰》获广电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992年度全国优秀电视社教节目人物类三等奖。散文作品多篇被收入《四川作家协会文学院丛书》之散文、随笔卷。辞条辑入《四川戏剧家名录》。
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收起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

全部展开

作者背景
郑燮(1693-1765年),字克柔,号板桥、板桥道人。江苏兴化人。杰出的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生于清康熙三十二年。父亲郑立庵是县私孰教师,教授几百名学生。郑燮自幼随父亲读书,爱读历史书和诗文词集,博学强记,所读的书都能背诵。少年时在真州毛家湾读书。康熙秀才、雍正壬子年(1732年)到南京乡试中举人。乾隆元年丙辰1736年赴北京礼部试,中进士。乾隆七年1742年出任山东范县令。乾隆十一年1746年调任潍县县令。郑燮为官,爱民如子,任潍县县令时,正逢荒年,不顾他人阻扰,开仓贷粮,令老百姓写借条,救活一万多人;还大兴土木,修建水池,招收饥民工作就食。当年入秋又欠收,郑燮把老百姓的借条,一把火烧掉;潍县老百姓感戴他的恩德,为他建立生祠堂。郑燮对于民事处理公正,十二年没有一件冤案。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游山东,封郑燮为书画史,郑燮自刻印章一枚:"乾隆东封书画史"。徐悲鸿先生赞誉其是“中国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
郑燮为官清廉,后来因老病罢官客居扬州,身无长物,只有廖廖几卷图书,便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被世人称为“三绝”。其诗宗陶渊明、陆放翁,画竹似苏东坡。郑燮的书法揉合行书、草书,自成一体,自号“六分半书”,后人称为“板桥”体。
著作有《板桥诗钞》、《板桥词钞》、《板桥家书》、《板桥题画》、《板桥先生印册》等自刻本行世。
郑燮还曾因民间疾苦,写过一篇墨竹图题诗,写出了民间的疾苦,竹子较细,清脆,不符合常规,个体现了他别具匠心的思想和为百姓着想的品质。该竹与此竹含义基本接近.
竹 石
(清)郑 燮 xiè
yǎo dìng qīng shān bù fàng sōng
咬 定 青 山 不 放 松 ,
lì gēn yuán zài pò yán zhōng
立 根 原 在 破 岩 中 。
qiān mó wàn jī hái jiān jìng
千 磨 万 击 还 坚 劲 ,
rèn ěr dōng xī nán běi fēng
任 尔 东 西 南 北 风 。
[编辑本段]注词释义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不松口一样。
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诗人是著名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立根:扎根,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
原:本来,原本。
破岩:破裂的岩石。
磨:折磨,挫折。
击:打击。
坚劲:坚韧、刚劲。
任:任凭。
尔:你。
[编辑本段]译文
竹子牢牢地咬定青山,把根深深地扎在破裂的岩石中。经受了千万种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哪个方向的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能让它屈服。
[编辑本段]名句赏析
1、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著的品质 。既是赞美了岩竹的题画诗,是一首咏物诗,开头用“咬定”二字,把岩竹拟人化,已传达出它的神韵;后两句进一步写岩竹的品格,它经过了无数次的磨难,长就了一身特别挺拔的丰姿,决不惧怕来自东西南北的狂风。郑燮不但咏竹诗美,而且画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也的话说是“画竹子以慰天下劳人”。所以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作者自己那种正直倔强的性格,决不向任何邪恶势力低头的高傲风骨。同时,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像岩竹一样刚强勇敢。
2 、竹石,本名陈德忠 1943年生,,笔名竹石、嘉阳生。四川乐山人。1983年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进修一年。二级编剧。四川省作家协会、四川省戏剧家协会、四川省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峨眉戏剧创作联谊会秘书长、四川省川剧理论研究会理事、乐山市文联常委、乐山市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主要从事电视、戏剧及文学创作。其中电视风光片《沫水乡情》1981年获四川省优秀文艺作品二等奖;电视剧《春江归帆》1987年获第一届西南优秀电视单本剧三等奖;电视片《雷电诗魂火凤凰》获广电部、中国广播电视学会1992年度全国优秀电视社教节目人物类三等奖。散文作品多篇被收入《四川作家协会文学院丛书》之散文、随笔卷。辞条辑入《四川戏剧家名录》。
[编辑本段]解说
这是一首寓意深刻的题画诗。首二句说竹子扎根破岩中,基础牢固。次二句说任凭各方来的风猛刮,竹石受到多大的磨折击打,它们仍然坚定强劲。作者在赞美竹石的这种坚定顽强精神中,还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的硬骨头精神。这首诗常被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的坚定立场和受到敌人打击决不动摇的品格。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