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中夏季会考考前综合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4/28 19:26:07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中夏季会考考前综合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中夏季会考考前综合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中夏季会考考前综合

北京市东城区2010年高中夏季会考考前综合
内容: 1.主观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原理
(1)原理内容:人的主观能动性又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与活动、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说明古代人类活动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如狩猎、游牧、舞蹈、征战、种植等;说明我们现代人类的各种活动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对经济规律的探索,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等;说明一个人为了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就必须不断积累正确的主观因素,如观念、能力、方法、身心健康的程度、利益出发点问题等.
2.认识的根本任务原理
(1)原理内容: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为从现象与本质、规律的区别来说,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和规律;从认识的程度、水平来说,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认识的作用来看,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活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们认识事物必须获得理性认识;说明获得理性认识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占有丰富的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和对感性材料加工制作;说明科学的发展要靠理性认识,如对热、自由落体、电磁感应、行星运行、物种进化等现象的认识,说明我国现代化建设也要靠理性认识,如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雷锋精神的实质、腐败现象的认识等.
3.概念、判断、推理是理性认识的思维形式原理
(1)原理内容: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形成概念、进而构成判断和推理,逐步把握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过程.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来反映事物的过程,是一个逻辑思维过程.只有经过这个过程,才能完成认识的根本任务.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在思维中起重要作用;说明各种概念把各种事物及其属性区别开来,要保持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一致;说明判断是对事物的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在思维中起着深化认识的作用;说明判断必须真实;说明推理是获得新知识的方法;说明推理必须科学.
4.分析与综合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原理
(1)原理内容:分析是把事物的整体或过程分解为各个要素,分别加以研究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要素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的思维方法和思考过程.分析和综合密不可分,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前导.二者是统一的科学思维方法.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认识事物中要善于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说明科学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分析和综合,如音乐中旋律的分析与交响乐、光学中日光的分解、生物学中植物的分析、细胞的分析、科学的交叉等;说明认识社会事物离不开分析和综合,如对阶级社会的分析、经济学中商品的分析、对同学的分析、对企业经营的系统综合考察法、《论持久战》中对中日双方矛盾特点的分析和综合等.
5.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能力原理
(1)原理内容:合理的科学的想象,是立足已知事实,根据已知的规律,充分发挥了人的思维潜能.创造性思维要求人们以科学理论为指导,面对实际,敢于提出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合理想象和创造性思维是一种令人惊奇的思维能力,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极为有益的.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科学的发展离不开合理想象,如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重物下落快的观点的怀疑等;说明在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中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如“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学生的发明、司马光砸缸等;说明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而知识经济以创新为基础.
6.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社会发展中应正确认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说明资本主义的社会存在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社会意识;说明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自主、竞争、效率、民主、法制、开拓、进取、求实、创新等先进社会意识加强了.同时,这些先进的社会意识又激励人们奋发向上,推动着社会前进;说明了我国的雷锋精神、铁人精神、张家港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神舟五号精神等的产生和作用,也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7.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根据人的需要与事物有用性之间的特定关系而逐步形成的断定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对人生选择和人生道路,都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需要和利益、不同阶级,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同,而不同的价值观对个人与社会有着不同的导向作用;说明在经济的发展中,应当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新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说明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应选择素质教育价值观;说明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仍然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反对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价值观.
8.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原理
(1)原理内容: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但社会性是人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这是由于:社会性揭示了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特殊本质,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并且制约着人的自然性.因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动物和人有着一样的自然欲求,但是其目的和满足方式不同;说明人是社会的产物,人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具有社会性.孤立的人(如鲁滨逊)是没有的,说明“人性自私论”是错误的,是对人的本质的曲解.
9.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首先,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当个人活动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时,就能对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反之,就会阻碍社会的发展.其次,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即个人活动受到社会环境、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个人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根据社会条件和规律从事个人活动,使个人得到发展;说明进步的个人活动推动了社会向前发展,如毛泽东、邓小平、爱迪生、徐虎等,英雄在一定意义上可以造时势.青年应当向先进人物学习,说明当前贪污腐败者的行为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0.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原理
(1)原理内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在人生价值的两方面中,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处理人生价值两个方面的关系时,既讲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应把二者结合起来;说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而雷锋、焦裕禄、袁隆平、孔繁森、李素丽、徐虎、高建成、金怡濂等人的行为就是体现人生真正价值的有力证明;说明我们必须利用和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奋斗中不断实现和提高人生价值;说明我们要实现人生价值,必须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误区.
11.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原理
(1)原理内容: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和其他社会条件的产物.理想对人们的社会存在产生重大的影响,崇高的理想对人生、对社会有着重大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生离不开理想,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说明由于历史时代不同,社会实践活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人们追求的理想也就不一样,如李冰、司马迁、鲁迅、孙中山、柏拉图、圣西门、马克思等人都有自己的理想;说明我们必须树立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共同理想和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说明我们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在奋斗中实现理想.
12.实践的特征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实践具有以下基本特征: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对实践作出了科学的说明,引起了认识论的变革;说明实践划分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论;说明实践划分了认识论中的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坚持实践的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也就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辩证法.
13.实践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原理
(1)原理内容: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人们实践活动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实践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即变革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和科学实验活动.这三项实践活动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生产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它对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说明发展是硬道理.我们应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发展社会生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说明我们应该树立劳动观点,珍惜劳动成果;说明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说明在我国,改革是一场广泛的、深刻的革命,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说明科学实验是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说明在当前的国际竞争中,科技是龙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说明各国都在制定本国发展的高科技计划,如西欧的《尤里卡计划》、日本的“科技立国”战略、中国“863计划”等等,都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发展.
14.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包括认识的根本目的)
(1)原理内容: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谬误对实践活动有阻碍作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要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说明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是推动认识向前发展的动力;说明在人类的各项工作中都要坚持实践标准,在我国,“三个有利于”是检验各项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说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在实践中接受检验、丰富和发展;说明正确的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能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邓小平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
15.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原理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从而推动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民群众创造了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资料,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说明人民群众还创造了精神财富,如科学、技术、哲学、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推动了社会进步;说明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国的改革是亿万群众共同的事业,没有群众的支持和参加改革就不能进行;说明人民群众创造了历史,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青年学生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6.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人类改造世界的活动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改造主观世界是为了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又能提高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在这种互相作用之中,人们不断地改善着主观世界同客观世界的关系,实现着促进客观世界的发展和人自身的不断完善这样双重的目的.
(2)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自觉改造主观世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说明我们要改造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维方法,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说明我们在改造世界中,要实现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的正确统一, 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政治要点:
一、辩证唯物主义
(一)【辩证唯物论】
1、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意识具有能动性),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求我们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正确意识,坚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违背规律就会受到它的惩罚,规律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做到实事求是.
3、总结1+2: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什么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是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并不是否定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哲学依据: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和规律客观性普和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怎样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①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二)【唯物辩证法】
4、矛盾对立统一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统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要求我们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5、矛盾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坚持一分为二观点即两分法、两点论,防止片面性(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