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真理与科学理论的区别?书上的概念有点看不懂~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1:31:50
哲学中真理与科学理论的区别?书上的概念有点看不懂~

哲学中真理与科学理论的区别?书上的概念有点看不懂~
哲学中真理与科学理论的区别?
书上的概念有点看不懂~

哲学中真理与科学理论的区别?书上的概念有点看不懂~
真理:正确的理性认识,如邓小平理论中的某一段话或者某一个思想就是真理.
科学理论:正确的理性认识的系统化.如整个邓小平理论

严格地说,即使缺少与科学理论的兼容,信仰就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否符合事实并不是第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或者说,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愿望的满足,是否能让我们感觉更加快乐。
这儿的“利益”、“愿望的满足”、“快乐”,也许很容易让您联想到“发财”、“得到一亿美元”、“吃饭睡觉”、“嫁个好老公”、“和美女做爱”什么的,这些当然是快乐或满足的一部分,但...

全部展开

严格地说,即使缺少与科学理论的兼容,信仰就是可以成立的。因为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否符合事实并不是第一重要的,第一重要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是否符合我们的利益,或者说,是否有利于我们的愿望的满足,是否能让我们感觉更加快乐。
这儿的“利益”、“愿望的满足”、“快乐”,也许很容易让您联想到“发财”、“得到一亿美元”、“吃饭睡觉”、“嫁个好老公”、“和美女做爱”什么的,这些当然是快乐或满足的一部分,但您也许可以再想得更广泛些,比如说:内心的宁静和归宿,自我实现的感觉,爱人和被人爱的感觉,纯净祥和圣妙快乐的感觉……或者更美满一些,比如说:我要永远处在快乐无忧自在圆满的状态中。
宗教要求人抛弃利益么?从最深远和广阔的角度讲:不是的。准确的说它通常只是要求人不要太过追求世俗的利益,而要追求更长远的利益,比如说:在天堂享受长久的、无忧无虑的快乐。当我们以宏大的宇宙观科学系统的考察包括我们人类可见的一切和不可见的一切在内的宇宙一切的时候,我们将发现宗教和科学的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我们生命的快乐。
我这本书的目的无非也是这个。
这也正是“科学归科学,宗教归宗教”的逻辑得以成立的基础:我只要能得到好处,管它真不真呢!
这个逻辑的主要问题在于:如果它本身不真的话,那么信它是否真能得到好处就很成问题。另一方面,您是否仍然有好奇心,比如说:为什么信神能得到好处呢?
这儿我可以先直截了当的回答你:您所信仰的神灵,比如说耶酥基督,或者阿弥陀佛,是真实存在的,信他们是能得到相应的好处。
这下也许又有人得问了:有吗?他们在哪儿?
的确,这样的反应是符合真正的科学精神的。但是如果我不能立刻让你看到,比如说让你看到阿弥陀佛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就说他并不存在,却同样是完全背离科学精神的。
或者我另外举个例子吧。比如如果有人对你说:1万亿光年外有一块5公斤重的石头(目前人类观察到的最远星体距离我们约130多亿光年),那么你所能作的回答只能是:我没有能力观察到一万亿光年外的事物,我无法判断你的话是真是假。当然也许你可以反问:那块石头的存在与否,与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么?
这才叫真正的科学精神。
让我们再来详细谈谈什么是科学理论。当代最伟大的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他著名的《时间简史》中对此有精确的论述:
“为了谈论宇宙的性质和讨论诸如它是否存在开端或终结的问题,你必须清楚什么是科学理论。我将采用头脑简单的观点,即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一些联结这模型和我们所观察的量的规则。它只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不管在任何意义上)不再具有任何其他的实在性。如果它满足以下两个要求,就算是好的理论:它必须在只包含一些任意元素的一个模型的基础上,准确地描述大批的观测,并对未来观测的结果作出确定的预言。例如,亚里士多德关于任何东西是由四元素,土、空气、火和水组成的理论是足够简单的了,但它没有做出任何确定的预言。另一方面,牛顿的引力理论是基于甚至更为简单的模型,在此模型中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它们称之为质量的量成正比,并和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然而,它以很高的精确性预言了太阳、月亮和行星的运动。
在它只是假设的意义上来讲,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不管多少回实验的结果和某一理论相一致,你永远不可能断定下一次结果不会和它矛盾。另一方面,哪怕你只要找到一个和理论预言不一致的观测事实,即可证伪之。正如科学哲学家卡尔·波帕所强调的,一个好的理论的特征是,它能给出许多原则上可以被观测所否定或证伪的预言。每回观察到与这预言相符的新的实验,则这理论就幸存,并且增加了我们对它的可信度;然而若有一个新的观测与之不符,则我们只得抛弃或修正这理论。至少被认为这迟早总会发生的,问题在于人们有无才干去实现这样的观测。”(摘自《时间简史》第一章)
这儿我们可以看到,理论只是用来描述观测到的事实,以期对未来的观测结果有能力做出一定程度的预言,观测和事实本身才是唯一重要的,以科学理论来否定观测和事实,才恰恰是彻底的反科学态度。这可以被称为是“科学迷信”,即过多相信科学理论,不明白科学理论从根本上讲仍然只是些假设而已。“迷信”的反义词不是“科学”,而是理性,反对迷信,重要的是发扬科学理性。
换个角度讲,这其实也说明,我们人类正是生活在信仰当中:我们相信很多科学理论的成立,并用它们来指导我们的生活。而事实上这些科学理论从来没有被“证明”过,也将永远无法被“证明”。
我可以再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清这个概念:
我们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近30万公里/秒,但即使是这个简单的物理学概念也从来没被“证明”过,因为我们所知道的只是现有的实验结果发现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近30万公里/秒,但我们永远无法断定下一次测试的结果也是近30万公里/秒。我们只是相信下一个时刻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原先那样的近30万公里/秒而已。所以说,我们对科学的相信也是一种信仰。
如果你确实是以这样真正的科学精神来信仰科学的,那么你就可以信佛,并容易接受本书中依据释迦牟尼佛的论述而构成的宏大宇宙模型。相对而言,信基督则确实会有一定的麻烦,因为你可以看到《圣经》的一开头就和现有的科学理论不大符合:
“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有晚上,有早晨,这是头一日。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为上下。神就造出空气,将空气以下的水,空气以上的水分开了。事就这样成了。神称空气为天。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二日。神说,天下的水要聚在一处,使旱地露出来。事就这样成了。神称旱地为地,称水的聚处为海。神看是好的。神说,地要发生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事就这样成了。于是地发生了青草,和结种子的菜蔬,各从其类,并结果子的树木,各从其类,果子都包着核。神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三日。神说,天上要有光体,可以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并要发光在天空,普照在地上。事就这样成了。于是神造了两个大光,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众星。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普照在地上。管理昼夜,分别明暗。神看着是好的。有晚上,有早晨,是第四日。……”
里面说是先有大地和菜蔬果子然后再有太阳、月亮、众星,和现代人观测到的明显不合。信仰,确实是没有证明就可以信,但自相矛盾总不是回事吧。你到底是信先有太阳再有地球还是先有地球再有太阳呢?你总不能两个都信吧?
当然,《圣经》创世纪的不成立并不意味着《圣经》其他内容的不成立。如果您已皈依基督,我乐意看到您还是继续信,我也将在下面为您解释这个矛盾之处,并希望您的信仰更加虔诚和富有意义。
至于尚未有宗教信仰的读者,我还是向您推荐佛教,这也是我的信仰。
也许我们可以先把释迦牟尼看成一位大科学家,当然“大科学家”的称号相对于“佛”、“世尊”或者“正遍知”、“世间解”(这些均同“佛”一样是“佛”的别称)这样的称号而言是远远低了,但请允许我为了把佛教理论更通俗易懂的讲清楚,先这么说吧。释迦牟尼作为大科学家,他的出发点与现代物理学家并没有什么不同:同样是为了揭示宇宙真实状况。他的科学实证主义精神与现代物理学家也没有什么不同,其实佛教里对真实、实证的要求甚至远高于世俗的科学家团体。释迦牟尼与现代物理学家的区别主要在于具体的研究方式上:他是以精神修行调整个人的身心,达到能够遍知宇宙无穷真相的;而物理学家们则以实验观测加理性推导为主要方式。在结果方面,两者惊人的兼容,并且释迦牟尼所看见和指出的远远多于和高于目前物理学家们所看见和指出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没有任何实验,单凭精神修炼就能知道那么多?对此我只能说:这是宇宙真实状况本身所决定的。科学家们的研究方式对不对?也对。有没有意义?有意义。能不能适用于人们生活?能。但是由于宇宙的复杂度和真实属性远远超过一般人所能感知的程度——不管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感知还是物理学家在物理实验中的感知——只有通过深度的精神修炼才能感知宇宙更深远的真实。
这正是古代东方三圣的另一位圣贤李老君所说的:“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道德经》第47节)
李老君也可称得上是一位大科学家,他在2500多年前的远古时代就已指出太阳与地球人之间的准确空间关系,这在他唯一流传于世的《道德经》中只字未提,我们是从古代东方三圣的另一位圣贤孔子的故事中了解到的:
“孔子东游,遇两小儿辩。一小儿曰:日出于山东是以属东;一小儿曰:日归于山西是以属西。孔子不能决,以之求老子,老子笑曰:日本无根基,何以算东西。”(《列子·两小儿辩日》)
科学家们必须深刻注意到这意味着什么。2500多年前的人,完全背离当时一般人的经验,凭空就指出太阳在宇宙空间和地球人位置关系的准确状况,是多么了不起的科学成就!而这还很可能只是他看到的很小一部分,我们可以注意到他只是在被别人问到的时候,简单的回答了一句,而显然对被后世称赞毫无兴趣,他的《道德经》据说还是在出函谷关飘然消失之前应太守尹喜力邀才写下的,并且《道德经》只字未提这些惊人的科技发现。
如果他提了,比如说,给出一个太阳系的真实模型,结果会怎么样呢?我们现代人当然会更加相信他。但在他之后的一、两千年内,人们却反而会更不容易相信他言说的真实性,以致也许是否能流传至今都成问题。
我相信当时的释迦牟尼佛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释迦牟尼佛的一个优势在于,他在世时就深受信仰,信徒众多,所以即使说些当时人看来不可思议的话,也仍然可预期被人相信。再加上他看得极其全面和真实,所以尽管他的本意在于引导人心,很少描述宇宙物质世界的客观状况,但这少量的描述整理下来,也已经极其惊人了。
虔诚的佛教徒通常会把释迦牟尼佛看成绝对真理的化身,我也这么相信。——尽管我到现在都还不能算是佛教徒,至少从世俗的仪式上讲还不是:我没有到寺庙里受过三皈五戒,不是出家僧,也没有“居士证”。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理论只不过是宇宙或它的受限制的一部分的模型”,“在它只是假设的意义上来讲,任何物理理论总是临时性的:你永远不可能将它证明。”所以对于科学家来说,您也可以先认为,我这儿根据佛经整理出来的整套理论也只是一个物理模型,一个由一系列假设构成的理论体系。
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哲学论文,叫做《真理是绝对的》,而我现在又赞同任何物理理论都是假设,都是临时性的,这是否有所矛盾?对此我的回答是:NO!没有矛盾。
我这儿关于真理的定义与亚里士多德相同,即“真理就是符合事实的描述”。我在《真理是绝对的》一文中指出,任何一个判断,或者符合事实,或者不符合,符合就是真理,不符合就不是,并不存在既符合又不符合的情况。唯一的“例外”仅仅是“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事实”,但这不能成为否定真理绝对性的理由。
需不需要我举出些绝对真理的例子?没问题。请看下面几句:
“世界上曾经存在过人。”
“如果1+1=2,那么1+1=2。”
“你在过去的10年之内未曾把太阳永久毁灭过。”
那么物理理论呢?物理理论,作为对事实的描述来看,它当然也是个判断,只是它作为理论与一般的描述不同的是:它一般应该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以及人们所希望的未来永久适用性。你总不能说“我吃过饭了”,或者“那边有条河”,“世界上曾经存在过人”是物理理论吧?那未来永久适用性,就只能在往后的时间里不断证伪了。也即是说,物理理论,就是上面“不知道是不是符合事实”的判断。我不赞同“真理只能被证伪而永远不能被证明”的说法,准确的说法只能是“被期望拥有未来永久适用性的科学理论只能被证伪而永远不能被证明。”只有在这个意义上“真理相对性”的说法才能够成立。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绝大多数判断都不像科学理论那样无法分辩真伪,所以我仍然主张真理绝对性的说法。“真理相对性”的概念小而且缺乏意义,并且作为一个深层的哲学概念,容易成为歪曲事实、混淆视听、粉饰丑恶的帮凶。因为反正真理是相对的嘛,那就不要去管是非善恶了!“真理相对性”的概念很容易被人这么引用。看过这儿分析的读者以后可以用这句话来彻底否定“真理相对性”:“具有相对性的是科学理论,不是真理。真理是绝对的。”
中国文化有个特点,就是一“大染缸”,什么理论都能有个说法,是非善恶真实虚假不易辨清,那么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尤其要积极提倡真理绝对性,彻底否定真理相对性。
关于“真理”和“科学理论”的概念分析到这儿,应该足够清楚了吧。之所以在讲正题之前要讲这些,是因为我现在要讲述的是宇宙的一系列根本属性,涉及一系列新的、乃至不可思议的重要理念,那么帮助读者建立什么是科学理论的清晰概念,就成了我不得不先做的事情了。这大概也是霍金在《时间简史》的开头觉得自己有必要深刻讲述什么是科学理论的原因吧。

收起

楼上的讲得对,再举个例子吧。
真理是正确的理性认识。也就是说真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还正确的。如数学上的某个定理,公理。
科学理论是系统了的真理。如数学这门学问。

没有真理,只有合用的理论。
比如说:
2000年前,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是真理。
500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真理。
300年前,人们认为牛顿力学理论是真理。
现在,人们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真理,牛顿力学有缺陷。
500年后,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否正确是个问号。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理论的用途是:“解释现实,预测未来,制定...

全部展开

没有真理,只有合用的理论。
比如说:
2000年前,人们认为“大地是平的”是真理。
500年前,人们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真理。
300年前,人们认为牛顿力学理论是真理。
现在,人们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真理,牛顿力学有缺陷。
500年后,爱因斯坦相对论是否正确是个问号。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理论的用途是:“解释现实,预测未来,制定对策,采取行动”。
某一种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解释人类遇到的现实,较准确的作出预测和应对方法,就被人们接受为真理了。
比如人类航海能力很弱的时候,认为“大地是平的”是自然而然的事。当人类天文观测能力很弱的时候,提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是正常的。相反,如果那个时代有人说存在一个银河系中心的话,肯定会被当时的人认作白痴。同样的,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扩大,原来被认为完美的牛顿力学,在各领域里发生了无法解释的现实。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解释这些问题,也兼容牛顿力学理论。因此目前人们认为爱因斯坦相对论是真理。
但谁能保证将来,随着人类航天、探海、探地能力的发展,现存的各种理论是否能“解释现实,预测未来,制定对策,采取行动”呢?
所以说,实践是最重要的。符合实践,能解决目前的问题的,就是好理论。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