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精神的含义作用及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06 02:36:48
我国民族精神的含义作用及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我国民族精神的含义作用及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我国民族精神的含义作用及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我国民族精神的含义作用及在不同时期的表现
含义:
  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这是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这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核心内容和基本思想的高度凝炼和概括,为我们准确把握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了正确指南.
  实则是民族精神的统一归纳.
  作用:
  其一,维护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模式.从远古开始,中华先民就在华夏大地上繁衍生息,建立了紧密的联系,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祖国的大好河山.两千多年前,建立了幅员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随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大一统”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千百年来,国家政权虽屡次更迭,间有盛衰,但中华各民族在迁移、聚集和战争中形成的民族大融合却从未中断过.崇尚统一,反对分裂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正如孙中山指出的:“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分裂是暂时的,统一是长期的,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旋律.在中华大家庭内部,各民族团结统一、和睦相处,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世界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其二,使中华文明传承不辍,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世界其他文明古国都出现过大幅度的文明断层,甚至盛极而衰.唯有中华文明,虽历尽沧桑,饱经磨难,却在跌宕起伏中传承不辍,享誉世界.其根本原因在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文明的灵魂,为之注入了持久的生命力,使之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即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应对外来文明的挑战中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不是被动地接受对方的影响,而是积极、主动地选择、取舍、改造、融合,使之成为自身新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不断使中华文明得到新的发展.
  其三,使中华民族饱经沧桑而不亡,历尽磨难而新生.中华民族在历史上是一个屡遭劫难的民族,天灾频繁,人祸不断.中华民族在艰难困苦中表现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精神.每当国家处于危难关头,人们总是能够捐弃前嫌,空前团结,同仇敌忾.中华儿女从来不在侵略者面前低头,有着酷爱自由、维护民族尊严和国家独立的传统.对外来侵略者无比痛恨,对卖国求荣的民族败类无比鄙视,对爱国志士无比崇敬.近代以来,中国虽屡遭列强欺凌,国势衰败,几近亡国灭种的边缘.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中华民族有着与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她为救亡图存进行了艰苦卓绝、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全民族的百年抗争,终于赢得了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独立.中华民族又以巨人的姿态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许多试图征服中国的侵略者在遭到中华儿女,特别是普通百姓的拼死抵抗时,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中华民族是不可征服的”这样由衷的感叹.拿破仑曾说过,中国像一只沉睡的雄狮,它一旦醒来,整个世界都将为之震颤.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无论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都没有失掉民族自信心,而是愈挫愈奋,用自己的生命捍卫民族的尊严.这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不同表现:
  (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精神: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和西柏坡精神
  (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新发展: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击“非典”精神